让历史照进现实:西咸新区的现代城市营造与文化遗产保护|新区新城的逻辑
文丨许伟明(方塘智库文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曾晶(方塘智库文旅中国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人们需要在城市里追求意义感、价值感,这是单纯的城市空间所无法满足的,而往往要在城市所特有的历史和文化里寻找。城市的历史文脉,其实是对城市的记忆,包括整体的共同记忆、群体性的记忆,也包括个人的记忆。这些记忆构建起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认同和情感,即便人们离开城市,依然觉得与城市有密切的关联。
但遗憾的是,在快速城镇化的时候,被贴上“过去”标签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最易受侵害的。这种侵害,从城市的地下文物遗存的破坏,到古建筑、名人故居、文化街区的消失,一直蔓延到对乡村地区的小镇、古村落的整体性破坏,以及城镇化过程中逐渐失传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整个社会而言,这是精神和文化财富的巨大流失。城市则在这个进程中,断掉了其历史的文脉,使得城市变成在时间轴上高度扁平的、单向度的城市。
于是,人们对快速城镇化中的中国众多城市最常有的印象之一是:千城一面。在方塘智库看来,这一印象的形成,不但是由于众多城市从格局到建筑外立面的雷同,也由于各地历史文化脉络的纷纷断裂,致使城市失去了文化个性。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作为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国务院在给西咸新区的批复中明确指出,“加强历史遗址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增强文化软实力。”在西咸新区总体方案中,亦将“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示范区”作为战略定位之一,以及以“创新历史文化保护方式”为重点建设任务之一。
在方塘智库看来,如何在现代城市营造和历史文化传承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不但是西咸新区需要突破的困境,也是其在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上获得灵感、创意、产业突破的关键点之一。作为中国保存有最丰富的周秦汉唐历史遗存的地区,西咸新区在城市营造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可能上演最激烈的冲突,也可能上演最美妙的交响。
1严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紫线
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历史文化遗产一旦遭到破坏,其价值也就随之湮灭无存。而在众多的缘由中,一个比较突出也是比较根本的问题是,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之间的边界在哪?如果这条边界是模糊的、暧昧的,那么在政绩焦虑、土地财政、地产开发等的驱动之下,文化遗产被侵占,终究只是时间问题。
作为一座新城市的营造,并以“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示范区”为使命之一,西咸新区的决策者显然很清楚,首要应做的就是划定城市建设的边界:包括保护自然生态的绿线、保护农田的红线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紫线。这三条线严格框定了城市发展的边界,法定不得越界。
“紫线”的概念是在住建部2004年开始发布施行的《城市紫线管理办法》中提出的。但这个文件对紫线的界定,主要限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
“文物紫线”的概念则是超越了历史街区和建筑的范围,这个概念由陕西文化遗产研究院首先提出,专指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遗存范围的保护控制线,并在西咸新区文化遗产保护总规编制中首次运用。
考虑到西咸新区位于大西安核心区,而大西安在历史上又是十三朝古都,尤其是最辉煌的周秦汉唐的都城都在大西安,必然就会留下大量历史遗址。那么这条文物的紫线,就不可能只是做做样子了,因为它一定会足够大到影响整个城市的格局。
在西咸新区内,沿着渭河北岸进行横向分布的汉陵带,和主要沿沣河两侧分布的周秦古都文化带,构成了一个“人”字形的大遗址带。大遗址带,连同山川水脉,共同构建了城市的历史和生态架构,然后再考虑城市功能的布局。这与很多地方先进行城市建设,再思考历史、自然保护的次序正好是相反的。
事实上,在西咸新区总共88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三分之一的面积用于城市建设。剩余三分之二的是红线、绿线、紫线内的范围。在西咸新区的秦汉新城,规划面积300平方公里左右,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区面积104平方公里,超过了三分之一。
在具体实践中,西咸新区亦严格恪守“文物紫线”。在城市规划中,划定文物紫线后的图纸成了规划地图,原来的路网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都因紫线的划定而调整。如康陵、渭陵、义陵的保护线为新发现陵墙外扩100米,建设控制地带边界由陵墙外扩300米,等等。
方塘智库认为,作为西咸新区最具标志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周秦汉唐的帝王陵、宫城遗址等,其价值如同西湖之于杭州,势必是西咸新区最为重要的文化资源依托。
2让乡土韵味成为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果说历史遗址还可以通过边界划定在规划图纸上和现实空间开发中加以避让,以实现保护的话,那么,还有一种无法用空间界定的文化资源的保护就需要另外一套逻辑了。
与其它地区一样,如何实现在城镇化过程乡土文明和城市文明的融合发展一直备受关注,也是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所需要思考和探索的。之前更多的发展样本中更常见的现象却是乡土文明的凋零,是打着城市文明的旗号对其全面替代。
在我们审视关中地区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发现,它们很大部分来自乡土地区:不管是饮食、剪纸、皮影戏、老腔、年画、秧歌、手工技艺,等等。它们不仅奠定了关中地区的文化基因,也是关中文化的主要特色乃至是底色。
所以,在西咸新区城镇化过程中,无论是直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是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创新发展,都离不开对这些关中文化基因的发掘和再诠释。
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会议上提出,新型城镇化应该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新型城镇化应该寻求的是一条城市文明和乡土文明能够融合发展的道路。
西咸新区的茯茶小镇,提供了一个颇有价值的观察案例。原本这只是一个叫双赵村的关中村子,但因为过去它处在茶马古道的节点位置上,从南方来的黑茶会在这里停留,并在当地特有的水质作用下发酵成为茯茶。现在双赵村被打造成以茯茶为主题的文旅小镇。这个小镇在2015年国庆期间每天的游客量达到惊人的15万人次。
在方塘智库看来,这个小镇从业态来看,主要是售卖诸如茯茶一类的当地特产,兼具一定的文化体验,比如,可以到农民家里吃农家饭等。但其本质是在卖乡愁、乡土文化和氛围,原汁原味的关中食物、村貌、风情,深得城市居民之心。
在西咸新区,像茯茶镇这样的优美小镇还有不少,比如刘家沟民俗小镇、空港新城大石头民俗文化村。
西咸新区在优美小镇的建设中,有一个要求是“土洋结合”。虽然很多时候,土洋结合被解读为“高大上”和“接地气”的结合。但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城市文明和乡土文明之间的融合发展。
随着西咸新区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未来乡土文明的存续问题将会越来越凸显。尤其是在农村传统组织关系逐渐解体的大背景之下,如何保护依存于这种乡村集体生活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持续考验着城市的营造智慧。
在方塘智库看来,如果说以帝王陵为代表的历史遗址,让西咸新区在历史长河里找到了自己的坐标,那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传统、乡土的文化,则在横向的文化版图里,为西咸新区确定了位置,也是我们所谓的“乡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该要牢固树立“乡愁”的理念,将自然山水、历史文脉、乡土韵味等当作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西咸五原则
方塘智库针对城市营造和历史文化保护与融合发展对西咸新区进行调研以后,尝试对其一些基本原则进行梳理和总结,以希望对其它地区在面对此类问题时提供借鉴。主要结论如下,我们姑且称为“西咸五原则”。
一是保护的前瞻性原则。如前所述,西咸新区的紫线规划是在整个城市营造之前就已经完成的,并在和山川水脉结合的基础上,再考虑城市的其它功能布局。
而且,比起规划的前瞻性而言,观念的前瞻性同样重要。在城镇化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因而在城镇的建设前、建设中和建设后,都应该将历史文化保护观念明确并落实到从硬件到软件的全过程。
二是保护的整体性原则。整个城市的发展格局,应该既符合城市对现代、高效的追求,又同时兼顾到自然、历史、文化。西咸新区在城市营造中,坚持“大开大合”的模式,让历史大遗产、自然山水成为城市的整体基底。
这又包括对文化的保护应该是整体和系统的。在考虑一种文化保护的时候,应该将文化生长的土壤和氛围纳入到保护范围中来。例如茯茶文化的挖掘保护,应该和双赵村村落与原住民的生活统筹考虑。
对历史遗产的保护更应该考虑整体性。比如,西咸新区除了在遗址周边划定紫线之外,还在紫线的外围划一圈建设控制地带。在这个地带,对建筑的高度、形态乃至色彩等,都有严格高度。以防止新建筑在风格、尺度上与历史遗址相冲突。
三是保留文化多样性原则。文化从来都是多姿多彩的,在一个区域内,不同群体、地方,随着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历史条件的变化,形成了丰富的文化体系。例如在西咸新区里,比较鲜明的除了陕商文化、茯茶文化、渭河渡口文化等之外,还有大量关中特色的民风民俗。
四是保护措施的谨慎性原则。对于历史遗址的保护,西咸新区以“无为”为主,基本上最主要做的就是绿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不知道具体采取什么保护措施之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不采取措施。而植树绿化总是最安全的保护办法。当然,就算是植树也应是极为谨慎的。考虑到帝王陵的特殊尺度,对在哪植树,种植多高的树种,也有严格的要求。
无论是对历史遗址,还是对身边的文化,都应该心存敬畏,并承担其保护历史文脉的责任感,“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
五是保护效果的亲近性原则。在历史遗址保护方面,西咸新区划定了禁止逾越的紫线,但对城市的居住者则是开放的,这让周秦汉唐的文化能与今天的城市生活产生关联。其实,多数的遗址区都是免费开放的,人们可以在空闲的时候爬上长陵坡顶,望见不远处的吕后陵。
在空港新城的唐顺陵,是武则天的母亲杨氏的陵墓。至今还留着古代的石兽和石碑。现在成为一个开阔的生态公园,是城市居民健身休闲的理想去处。
4基于历史人文的城市旅游生态可期
当然,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从来都不是唯一目的,和其它城市和地区的普遍经验一样,西咸新区在面对区域内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的时候,除了进行基于保护的思考之外,显然还需要进行文化的城市形态化、消费产品化和旅游产业化等思考。
西咸新区所在地位于西安、咸阳两大古都交界处,囊括了大量的周秦汉唐历史遗迹:周沣京、镐京,秦阿房宫、汉长安城、渭北帝陵,等等。这些遗迹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遗址,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世界性,本身就是旅游吸引物。
在方塘智库看来,随着西咸新区各个组团的逐步发展,将有机会构建起基于城市旅游服务和体验体系,不但能满足本地居民的生活配套,而且,可以成为城市的一种独特气质,并带动上下游的产业发展。
比如,秦汉新城重点打造的帝陵带的遗产旅游。依托这些丰富的秦文化底蕴,秦汉新城正在打造一个以秦文化为核心的大秦文明园区和《万古秦风》视觉光影秀,届时将成为人们触摸秦历史、感受秦文化的视听盛宴。
2014年末,惠普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投资建设秦汉新丝路数字文化创意基地,采用数字化科技手段对秦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开发和传播。
在该项目的建设方案中,除了数字媒体制作云平台、数字媒体库和旅游文化在线传播平台外,尤为特色的是秦宫风貌、在线秦文化演艺、秦汉遗址保护开发等国际项目的合作引进。
泾河新城的“乐华城”正在构建多个大型的主题公园以及商业体的集群,其中已经投入运营的“欢乐世界”,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主题公园,目前已经展现出了超高的人气。
泾河新城处在渭河谷地、泾河谷地的交汇之处,依托漕运的便利以及处在茶马古道上的途经位置,在明清之际曾是中国西部的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也是陕西商帮活动的中心地区。基于此,泾河新城也重点挖掘陕商文化。在崇文塔景区内,还建有一个陕商文化博览馆,是中国第一个以“陕商”为主题的展览馆。
空港新城则依托其空中第一落点的区位优势,通过空港城市和对优美小镇的打造,在商务旅游、会展旅游、购物等上寻求作为。
沣东新城的农博园,集合了农业的观光、体验、餐饮、会展等多种功能,在前不久也成为了4A级景区。沣东新城的南边,正在规划建设丝路文化的主题公园,和一个以大型的汉文化为主题的景区。甚至包括沣西新城这样的以发展信息产业、大数据产业为目标的新城,通过海绵城市、绿廊的建设,以及智慧学镇的建设,也同样具有休闲旅游、学术旅游、商务旅游的价值。
可贵的是,各个组团之间的旅游资源互补性很强。在未来,随着快捷交通的连接,各个组团的旅游也会进入交通一体化的阶段。
在方塘智库看来,通过发展旅游业,西咸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将被彰显出来,尤其是其在周秦汉唐时代的特殊意义,将逐渐成为外来游客和本地居民的共同认知。其地域文化,在旅游利用的过程中,也会越来越成为本地的文化名片。
让历史照进现实,让人文走进生活,西咸新区在路上。
新区新城的逻辑
新区新城,其命维新。以国家级新区为代表的中国新区新城的开发和建设,不但承载着对中国美好城市空间增量的想象,亦承载着中国新型城镇化制度变革的想象,在此背景下,方塘智库正以样本切入,秉承全球化、信息化、文明化等多重视角,深度关注这一城市中国时代的多维变革。
注:本文作者首发于方塘智库,版权所有,转载请获得授权。授权请联系:
相关阅读
“海绵城市”在中国:西咸新区的实践与新型水城和谐关系的构建|新区新城的逻辑
从政策洼地到改革高地:国家级新区二十年变迁与西咸新区的改革维新|新区新城的逻辑
重塑关中城市群:西咸新区的区域价值再思考 | 新区新城的逻辑